底泥(Sediment)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機質及各種礦物的混合物,經過長時間物理、化學及生物等作用及水體傳輸而沉積于水體底部所形成。表面0至15公分厚之底泥稱表層底泥(Surface sediment),超過15公分厚之底泥稱為深層底泥(Deep sediment)。環境是個整體,污染物進入哪一部分都會影響整個環境。因此,土壤、底泥、沉積物必須與大氣、水體和生物監測相結合才能客觀地反映實際。
河道底泥檢測的三個種類:
·基線監測:在修復工作的調研和前期設計研究的過程中,基線監測的實施被安排在修復施工之前,用于評估實地條件,進而決定是采用去除底泥還是原位處理,以及兩種辦法的局限。
·修復期監測:修復施工期監測通常發生在修復施工期間或者緊隨修復施工之后,作為施工是否達到設計標準的參考。參考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規格:封蓋厚度,疏浚深度, 濁度的限制, 沉降率, 水質標準,或許也包括再懸浮程度。
·營運期監測:運營期監測(或者長期監測)執行于修復施工完成后, 并且一直實施到修復效果滿足項目目標才停止。
在規劃底泥修復監測時,需要定期對概念場地模型(CSM)模型進行校正和更新。如果在修復工程的過程中遇到場地條件的變化,基于之前所做修復工作中的污染源,污染路徑和受污染因子都有可能改變。監測規劃需要考慮突發事件并能靈活應對不同的情況。監測項目的設計應基于場地的特征以及前期研究中對于場地特性的考量來進行的。在修復之前、之中及之后的修復數據收集為評估修復的性能和效力提供了客觀依據。監測數據用于達到修復目標(RAOs)前的進展, 并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修復或者是否有必要來改變目前的修復方案。